OpenI 启智社区

启智社区,确实给力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启智讲堂 > 开发者大会 >

邹鹏程《AIOT操作系统的实践和反思》

演讲者:邹鹏程,中科创达CTO

演讲速记(根据现场演讲整理,未经演讲者确认)
    各位老师、同学、同仁,大家下午好。
    谢谢刘明老师的邀请。今天我是听到我的名字被叫的最多的一天,每叫一次都很紧张。(笑)
   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题目“AIoT操作系统的时间和反思”。实际上这个演讲是两小时的演讲,我缩到三十分钟,后面有精神、前面有理式。
    开始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,中国最大的开源软件公司是谁?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答案。可能很多人会说是BAT、华为、今日头条。严格说不是,原因是这样,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型全部建立在其他领域,臂助百度做搜索或者打广告,腾讯是做游戏的,没有一家公司是真的建立在一个开源软件上的纯粹的商业模型。所以,按照这个定义来看的话,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。
    这是一个公司的说明,我们这个公司是建立在三本书上面,左边是所谓的OS(Operating systemes)。刚才小米的崔总说开源运动是从OS过来的,我当时很感动。右边的书是比较火的X5,后面是Linux的自传,特别推荐大家看最后一章,会说到为什么会做这件事。这是我们建立的三本书,这三本经典实际上都有一些变动,比如操作系统从Uniix变成Linux,现在又回来了。我们读这三本书不是为了考试,也不是为了装逼,而是为了赚钱,我们有四个全部用来装前,手机、物联网、车、AI。右边是机器人,像今年年初发布的软银的机器人,还有智能驾驶舱,还有高通七八年前的参考设计,里面用的是全部是开源软件,一部分开源软件是我们提供的。
    一个公司或者个人买什么?右边是我们买的两家,都跟操作系统相关的,这个是保加利亚的公司。这是公司的一个历史,事实上这也反映了智能系统的发展史。这个历史往前延伸到2000年,红旗刚开始的时候,这家公司是由红旗和NEC两家公司的员工和同事出来建立的一家公司。在2000天,“开源”是一个非常热的词,如果大家像我这个岁数,回忆起当时的状态,有非常多开源的书、开源的社区和开源的公司,包括红旗、红帽、原点等等公司。在2008年是开源的低谷,这些公司除了MID大部分都死了或者快死了。07年iphone兴起的时候,我们没有去想,我们不想重复之前很苦的状态。很多人从大学出来衣食无忧,出来之后抱着英特尔、IBM的大腿,他有自己的理想,但是很多人都靠着大腿生活。我们必须要考虑,我们要满足客户需求,客户需要开源Linux和安卓,做这样的手机和后面的车,我们的商业模型是建立在纯的开源软件基础上。我们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关系,2015年也做了上市,目前有接近5000人,中国有3/4,海外有1/4。这是一个历史,回顾起来也非常有意思。
    2019年我们做了这个Smartbook产品,当时这个得了CES大奖,非常漂亮,但是没有卖出去多少。这就是经常发生的一个矛盾,很酷的东西和真正的商业价值、开源和真正的商业价值之间,总是存在一些需要平衡的,这就是一个例的。
    当年我们做了这个之后面临一个判断,是做安卓还是Linux,当时选择安卓,虽然我们这些人一直以来都是做Linux,这个意思很有情怀,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投资方之一是高通,所以初创的时候抱大腿很关键。选了安卓之后,我们做了很多产品,桌子上的都是我们的参考设计。十年前跟现在不一样,当时不到十家手机厂商。同样一个,四年前我们在物联网、车方面看到同样的现象,各种各样的设备应用蓬勃起来。这就是所谓的AI+IoT。我们客户和合作伙伴都看到这样的机会,很多这样的设备,包括还有双创,大家都很兴奋,每个学生或者刚出来的员工都做一个公司,做一个小的智能硬件去卖,然后拿VC,但实际上后面死的很多。带来的场景是有很多这样的设备,大家去做业带来一个问题,这些设备很少有卖到几千万手机,甚至不可能卖到10万,很多都是卖到几千甚至几百。怎么用之前很重的模型来支持这样的长尾,一下铺四五个人去支持它。我们当年在手机上的做法,也就是参考设计,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模块化设计,开源有一个涵盖的概念,就是大家做开源协作,里面有开放的接口,即使是当年的一些Software也在一起相对稳定和方便的做排列组合,来应对这样的组合爆炸。这是2015年我们看到的状态以及下面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,这是硬件和软件的模块。
    上面也有提到,大众点评提到他们招人虽然没有太多AI,但是好多人投AI,更多的是开发工程师,确实是这样。大家如果关注的话,在年初的时候阿里从Facebook挖过来的非常AI的蒋文清(音),我们说AI加AIoT是系统工程,他说90%在AI之外,他说工作在算法之外。我们后面看到实践,我们做的很多工作,AI确实在里面占差不多10%。这里面有很多系统性的功能,欢迎大家对上这些坑,有很多工作,世界不只是AI。
    一个个人或者准备做组织的时候,面对这样的需求和机会,如何去应对?应对的方式不能再靠一个大公司应动,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一个大公司能养得起这么多人,我们聚在一起为一些公司服务,我不相信这样的组织方式很有效,如果再涨10倍,我不说这些人会不会管理,即便会管理也会累死。未来的方式,应该是像开源或者云端的Micro service的方式,每个组织、每个个人应该是自治的Micro service。然后把开源的平台和服务、代码、IP做一个有机组合,提供给客户及我们看到未来的趋势现在还没有完全发生,我们也在做改变,事实上很多项目不是我们组织里面的人做的,原来我们叫外包,现在这个词不对,应该是大家通过联盟的方式来做。
    说到开源,我们是一个操作系统公司或者是一个系统软件的公司。我们看到今年发生的现象,大家估计也都看到了,“操作系统”这个词变得很热,“开源”也变得很热,我们很happy。但是我们因为搞了这么多年,我们也很紧张,这么热之后,我们也要看到它的本质,看是不是清华王老师说的胡扯。是不是胡扯?一半是,一般不是。我们经常把Marketing的人,比如华为终端的CEO和研发的人,比如交大的胡教授,我们放在一起去看,才能大概能够看到一个本质。但是,从现象来看,等于BAT都在做自己OS,这里面没有百度,百度可能想得比较明白。
    但是,未来的OS绝不是大公司来做,原因是什么?我们看到了太多死的OS,还有活着的OS,我们也做过死、做过活的,还有更多半死不活的。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之后,我们发现一个事情,哪个OS最后能活得非常高?目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判断。从左边的图来看,所谓好的OS是员工很兴奋,在里面就做开源的活,不做其他的,不是说你做广告很high,把自己也叫开源,这样不算,而是说你90%以上做开源,做得很嗨,公司也能赚钱。还有一个是KaiOS,大家可能没有看太多,实际上是一个死了的公司。最重要的是时机对不对,我现在看到时机是对得。还有一个时机是商业模式的组织,一定要能赚到钱,至少未来能赚钱,否则就是胡扯,说了很多开源,实际上赚钱的是另外一个,那个他不会说。
    由于时间关系,不说具体的内容,AI+IoT没有理想的操作系统,所以我们才提出我们心目中的AIoT操作系统。当然,理想的PC操作系统是Windos,还可以,当然有人做Linux,我很钦佩,但是我不觉得它能够正常赚到钱。还有人做mobile,这个已经过去了,除非你做Smat还可以,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胜出的。这里面我们提了一些具体的内容,总的意思是向大家去点餐,因为国外程序员最喜欢吃披萨,这是国外为什么吃的这么胖的原因。以披萨为例子,大家点披萨就是选饼和馅,然后再加上好吃的黄油。实际上操作系统就是这样,把这个弄好,变得非常容易用,用非常开放的接口,有非常全面的选择,关键的一点是你得有一些内容,只是把开源的东西在里面做乱炖是不够的。
    我们的一个看法是未来已经没有操作系统。大家提到微服务,包括百度和小米的系统,未来只有操作组块或者所谓的微服务。
    这是未来AI+IoT的,有很多协作,其中最关键的是大家很少谈的,那就是API。API有两层,一个是模块的API,一个是跟应用开发有关的API。实际上中国人没有掌握任何一个API。底层的也不是,咱们没有属于自己的API。国际化太绝对,因为小应用是自己的API,只不过不够开放而已。API是操作系统和开源的协作,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抓住API所谓的模块边界。把系统写得更细一点基本上是图片上这样。因为时间关系不多说,但是大家可以左边和右边,右边是云端,左边是终端。十机上二十多年历程中终端上的创新并不大,也就是操作系统这一块,大家用的还是二十年前的Linux作为底层。大家手机和我的手机只不多多了一些功能,跟二十年前的本质没有什么区别。我们做的底层和上层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,导致云端这十多年蓬勃发展建立的该您,Micro Servic和容器概念远远领先于终端了,所以我们过去五年多在做这件事,就是把云端的概念移到终端。
    举个例子,硬件标准化。从技术较来说,硬件之间的标准是定义的非常清楚的。这里面的原因,我们不好真正确定它的原因,但是我们感觉是这样,国外有两个巨大的优势,一个有很大的资源,因为他们比较领先,比如在硅谷、剑鞘有很多协作,导致他有很好的这方面的人才。领导他们有一些闲人,做更多开放和开源的组织工作。第二个问题朋友圈已经在解决了,第一个问题也已经开始解决了,困扰我们多年的组织之的问题得到了一大部分的解决,剩下的是大家要干什么活、怎么干。现在是软件,硬件是通过模块化去解决。再往上是开发套件,大家做AI开发有很多,这种是嵌入式开发,我们这边有边缘套件和那边的traffic套件,这些套件和套件里面的模块有一个目的,就是让开发者和我们的客户能够集中在他最关键、最赚钱的那部分,而不用考虑去选择什么芯片、选择什么memory,集中在算法、商业模型和运营商。当然,他会关心价格,我们这些都是标价的,这些是开放的,但不是免费的。
    这是我们去年发布的套件,应用到很多领域,包括戴在脖子上的项圈、扫地机器人和放在房顶看商品和店员、客户情况的,包括智能微波炉。还有工业场景,清华软件学院做的中车的高铁监视,开车的人很重要,开车的人睡过去很危险,我们当时做了一个装置,隔二十秒踩一个东西,防止他睡过去,但是发现有的驾驶员非常牛,睡着也能踩。右边是一个社区的工作,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东西,包括中国和海外,包括帮助你自动写日记,包括看鸟的,包括我们面试,欢迎大家到我们公司看一看,我们在深圳、海外或者北京上海,中国还有十几个点,海外有几十个点,这个相当于你们俩相当于斗智,旁边有一个机器人避免你做误判。
    基于这样的判断,我们做这样的盒子,开发者不管是处于商业目的、玩的目的还是学术目的,让他可以更多发挥想象。
    还有机器人,今年大家看到很多,但是机器人远远不是在央视上跳舞的东西,我们认为那个没有创造太多价值,真正创造价值的,比如扫地大家都会用。图片中下面是沃尔玛中巡检的机器人,可以看一些货架。包括日本做的可爱的东西,可以拿起一个猴,像一个人似的,可以用来打电话。他们都源于这个开放的模块,接口都是开放的,大家可以在上面放自己的接口板。它的操作系统大部分是开放的,因为基于Linux,很多是开放的。通过我们的客户和社区,我们也提交过很多代码在很多开源项目里面,包括高通的开源社区,包括一些社区我们也有很多的参与。
    这是具体的技术模块,简单来说,就是把操作系统按照云的那种理念来切得更细一点。这个地方传统的操作系统认为它叫库,做云的那些厂商很习惯发明新的名词。我浅斟参加AWS,一百多个模块每个都有新的名字,每天都发明新的名字,让我们感觉很疯狂。另外一个是云厂商发明中台概念,我们看起来就是当年的中间件,没有任何区别。我们技术人员容易对这些人说是旧瓶装新酒,但是太偏技术容易造成这个问题,实际上它不是一个旧瓶,实际上还是有一些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。
    我们把云的概念挪到终端这一块,其中一个关键模块是AIconnect,我们提到操作系统,包括AI协作,关键的是接口和所谓的边界,有了边界大家怎么去通讯,不通讯大家根本不用坐在一起。
    我们两年前收购这假公司,这家公司是做UI引擎的。Linux上面没有一个好用的UI引擎,很多都是巨难用的。我们当年收购这家公司,这家公司有一个卖不出去的技术,叫Turbox Connect,把车里面的东西全部连在一起,可以做无缝的开发整合,你开车的时候可以看片,可以把Video和控制挪到仪表盘和驾驶舱。当时觉得这个技术非常牛,这个技术现在也没有卖出去,我们感觉一个是时机原因,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是一个方案公司。我们有巨大的AI场景可以把它卖出去。我们相信这一点,光靠我们做不起来,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车的协议,包括更广阔的AIoT的协议,MQTT、BLE、LoRA、BLE、Modbus等等协议,这些没有办法互联互通,你如果说,它肯定说不给,原因是这里面有商业模型,而且上面必须得有人撬动,有更好的体验满足客户他们会动,但是现在需要去推动,我们鹏城实验室在做努力,包括我们做的一些开源和收购,都是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    这里举一些例子,在终端做成云化的状态是什么样?在终也可以跑虚拟机。这是我们年初跟高通发布的车,里面有一个4米多的屏,显得很酷。这上面跑了三个操作系统,硬件上实际上是在终端,不是全部在云端。包括系统的虚拟化,往上一层,简单是通过这些方式做虚拟化,包括今年年终发布的OPPO的政企安全手机,上面跑的是两个域安全域和非安全域,用的是一个底层的container技术。
    这个是游戏,游戏是最赚钱的之一,我们做了一个事情,客户在盒子里面跑这样的游戏,一台手机可以扩展成集群或者多台,再上一台手机,不管这个手机配置多低,它可以连接这样一个边缘的盒子,同时也可以跑不同的游戏。
    这里面还有另外的例子,这是我们北京的展厅,里面有一个机器人,它是一个标准机器人,有360度的视野,但是事实上它还做稍微特别一点的事情,可以跟展厅里面的桌上的AIKIT和员工的手机做无缝的互联互通。应该说,这样的机器人或者设备,站在程序员角度来说,控制不只是局限在手机或者IT上的边界。操作系统不谈API或者不去定API,用清华老师的话来说就胡扯。
    刚才说的技术不是开源做了贡献扔出来装逼用,实际上是为了卖钱用的。我们在车里面也用到了这样一些安全模块。图片中右边是我们的客户。
    最后有一个案例,是我们10月份刚发布的AIoT的一体机。大家做AI,以前在学校更多是买GPU卡,但是实际上AI远远不是这样,特别是很多算力超过了连接的要求。实际上未来的AI是分布式的,应该放在适合的地方,包括边缘甚至设备,而不只是局限于云端,因为它的带宽和算力远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,所以我们提供了终端和服务器一体的教学实验平台,不管是做超算系统、AI的、嵌入式开发的都可以在上边运行,欢迎大家去使用。价格非常高,但是不代表大家要掏几百万去买,原因是我们把云端体验做到了终端,大家可以像访问云服务一样访问这些终端设备。现在有华为的、有高通的845、865,后面还会有更多。
    最后讲几个反思,这是一个技术问题,我们当年是红旗的,更多是失败的教训,实际上是时机,更多是因为组织或者所谓的股权,因为组织非常关键。如果做新的OS,绝不可能用老思路、老方法去打,比如我用桌面打桌面,桌面99%绝不可能成功,只能更高维度,谷歌也不是这么打的,安卓也得去打,如果再做一个根本一样的东西试图去打是痴人说梦。
    OS是一个生态问题,需要开源协作,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,让每家开源社区都能赚到钱,程序员也需要活得有尊严。另外,智能物联网时代需要更多技术模块,未来OS是各个微服务厂商协同,通过自己开放的商业模式来赚多自己应该赚的那部分钱。这里面需要政府推动、学术参与、商业组织加入。
    我的介绍就是这些。最后,欢迎大家加入我们,共建丰富多彩的智能世界。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