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「智能科学与技术」专业(96 所高校获批)
- 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」专业(203 所高校获批)
- 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」专业(25 所高校获批)
- 「机器人工程」专业(101 所高校获批)
- 「网络空间安全」专业(25 所学校获批)
- 「物联网工程」专业(14 所学校获批)
(二)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
8. 加强专业建设。加快实施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」(2.0 版),推进一流专业、一流本科、一流人才建设。根据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具有普适性、迁移性和渗透性的特点,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求,积极开展「新工科」研究与实践,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、控制、数学、统计学、物理学、生物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、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,探索「人工智能+X」的人才培养模式。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,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。
在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看来,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脑科学、神经科学、认知心理学、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的共同努力,寻找人工智能的突破点,同时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,让人工智能学科走在正确、健康的发展道路上。具体课程:「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 I」(问题表达与求解)、「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 II」(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等)……
-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群
具体课程:「认知心理学」、「神经科学基础」、「人类的记忆与学习」、「语言与思维」、「计算神经工程」……
- 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群
- 数学与统计课程群
- 认知与神经科学课程群
具体课程:「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」「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」「游戏设计与开发」「计算机图形学」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」……
- 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课程群
具体课程:「人工智能、社会与人文」、「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」……
- 人工智能伦理课程群
具体课程:「先进机器人控制」、「认知机器人」、「机器人规划与学习」、「仿生机器人」……
- 先进机器人学课程群
- 科学和工程课程群
上一篇:类脑智能: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条路径
下一篇:对话 IJCAI「中国参会第一人」林尧瑞教授:回首从零开始的中国 AI 研究之路